士与中国文化(节选) 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士”的传统至少已延续了两千五百年,而且流风余韵至今未绝。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舍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在西方是具有特殊涵义的,似曾相识气温图——2006年、2007年两道高考历史题之比较及启示 2006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
37.气候的冷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活动和历史的进程。以下这幅“中国近五千年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直观地再现了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950年间中国气温的变化过程。观察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对策 1946年12月24日晚,古都北平发生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皮尔逊强奸北京大学先修班女生沈崇的事件。在正常情况下,作为一起涉外的刑事案件.依照中美双方的条约或协议,中美有关当局对罪犯依法予以惩处.对受害者给予安慰和赔偿,事情就算了结了。然而,在当时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在国共两党武力对抗、中美两国关系不平等、美国实际上在帮助国民党内战、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建立时间小议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005年10月印刷)第14课第74页写道:“1957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而2006年12月出版教材第74页的表述为:“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一些教师对这两个说法产生了困惑。其实,这两个表述都是正确的,只是所指的史实不一样。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开始组建确实在1957年,但完全意义上的、正式规模的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则在1966年。驱动内源,因材施教 这是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时距期末考试还有不到三个星期,我手捧着刚刚印好的历史期末复习试卷走进某班教室上课。“三限”中考复习训练法 在历史中考复习强化训练阶段,笔者尝试推行“限时、限地、限字数”的“三限”训练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学历史教育之痒 近年来,因戏说类历史影视剧的涌现和央视百家讲坛“品三国”之类节目的推出,“历史作品”着实火了一把。但总体上看来,国人不重视历史教育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学生为了考试和升学,社会上还有多少人关注历史?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历史教育还是十分重视的,但当今人们为何不重视、不关注历史学习呢?网络教研,鲜活挡不住 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以丰富多彩的对话方式进行,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同时,当代教育不再是教师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更多的要谋求协作与合作。集体备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的一种形式,是教师们应对挑战的有效途径,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实践策略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国内外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应用长期探索、实践与反思的结果。计算机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80年代初也已经有了相当积极的探索。在这20多年中,计算机技术本身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近几年来,中学历史教学中回顾性提问的设计 提问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可见提问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人认为提问很简单,其实不然,提问也是一门艺术,这里边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到,譬如:公开课——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催化剂 笔者所说的公开课,是指各个级别(低至校级、高至国家级)各种形式(传统式和现代式)、各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实验课)的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示范课、观摩课等等。历史课堂语言浅议 近一两年来,央视播出的《百家讲坛》栏目深受欢迎。其实,节目中《品三国》、《明末清初六十年》、《正说清朝十二帝》等收视率很高的内容,都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平时上课时却没有看电视认真呢?首先当然是这些专家功底深厚、知识渊博,其次应在于他们有很高的语言功夫。要是广大历史老师也能在教学语言上多下功夫,相信讲课也能深受学生的欢迎。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 辛亥革命后,“提倡国货”、“抵制洋货”和“实业救国”,不仅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也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口号,有力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战争一结束,欧洲列强的侵略势力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又受到严重的阻碍。读者来信 朝鲜战争 图1从左至右分别是三个人物,代表三个国家,即美国、朝鲜、中国。漫画鲜明表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侵略朝鲜,朝鲜人民奋起抵抗;美国把战争烧到中国边境,中国人民组织志愿军抗美援朝。邮票图说世界通史(十六)——亚历山大帝国 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在地中海各国中,它出现较晚,但发展却极其迅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继位,南征北战,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错题本——提高成绩的捷径,师生交流的平台 去年。我带高三毕业班,在作业方面采取了一项新措施,即用错题本代替作业本。原因有三:一、我所教的历史学科要求背诵、记忆的内容很多,正所谓“学好历史没绝招,全靠课本记得牢”。只靠在作业本做几道题,起不到多大作用。二、高三订了大量复习资料,一般都带答案。学生都做在资料上,没必要再在作业本上抄一遍。三、电影经典台词设题举例 社会史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影响 综观2006~2007年的各套高考历史试题(含历史单科试题和综合卷中的历史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史已对试题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得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这两年的历史试卷中出现了一批有别于政治史试题、经济史试题、文化史试题的社会史试题。在这一新类型题目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历史上海卷的《贝弗里奇报告》题(第10题)和历史广东卷的英国工厂法条例与《济贫法》修正案题(第28题)、高中历史复习中拓展型知识的应用策略——以2007年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为例 2007年文科综合试卷虽然存在不少瑕疵,但在拓展型知识的应用方面却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它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建立在对书本的学习、史料的分析、概念的印证和合理推论的基础上的。这种学习、分析、印证和推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拓展型知识理解、有效运用的过程。本文试对此作一些探索。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卷特点及备考启示 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开始新课程实验,2007年,四省的历史高考卷“千呼万唤始出来”。下面就2007年广东历史卷发表一些看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考。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提纲 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是按照专题史体例编排的。为便于学习与复习,有必要从通史角度梳理线索。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因此,笔者参照课标、课标教材及一些复习辅导资料,编写了《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提纲》。本提纲采用表格形式.以通史为纵线,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内容为横线.以达到一目了然、方便师生学习及复习的目的。浅析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第3版的亮点——以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3版与第1、2版对比为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打破以往“一纲单本”的统一模式,开始实行“一纲多本”。仅就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而言,目前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等多种版本。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为此,各个出版社也在不断改版更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04年第1版以来已经连续改版两次,如何构建专题教学背景下的历史时空概念 高中历史新课标创立了模块专题式的课程结构(可称模块单元体专题型),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编写,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史实,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变换了认识历史问题的角度,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展现了新教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对华交涉全权代表称谓正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英国对华交涉全权代表的称谓在各种文献中的表述不一,大多也不正确。如何理解孙中山在护国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中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孙中山等革命派积极参加了这场运动。”是说的“积极参加”。而多数教科书和辅导资料重复以前的观点,认为孙中山领导和发动了护国运动,有的表述则含混不清。以诗纪史话“两税” 诗中有史。白居易《重赋》(又名《无名税》),堪称以史入诗、以诗纪史的典范。这首诗虽然文字浅白,却生动反映了两税法由兴转衰的过程。全诗如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外大事编年(5) 何处寻访“丹徒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到了一件纪录有西周分封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宜侯矢铜簋。并注明:“江苏丹徒市出土。”狗事杂记 中国传统,狗为家养六畜之一。《三字经》上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这里把狗列在了第五。但若按人类生产、生活进化的具体历程,狗应当是人类驯养的第一种动物,其他“五畜”的驯养.尚在其后。因为人类最初从动物中独立出来,其维持生命必须进行的最基本的劳作,其实只有两类:采集植物果实和捕猎可食动物。生性机警、听嗅灵敏、反应迅捷、“两岸四地中学史地课程研讨会”在澳门召开 2007年9月15—17日,由澳门历史教肓学会,地理教肓学会主办,澳门大学协办,澳门特区教育暨青年局、澳门基金会支持的“两岸四地中学史地课程研讨会”在澳门召开。会议由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会长林发钦先生致欢迎词,由澳门特区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蔡朝晖先生、澳门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单文经教授、澳门中华教育会副会长、澳门特区教育委员会委员刘羡冰校长致开幕辞,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主 编:左双文
地 址: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邮政编码:510631
电 话:020-85211323
电子邮件:zxlsjx@yahoo.com.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3435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42/g4
邮发代号:46-79
单 价:10.00
定 价: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