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 这座素以阳光和春天著称的西南边城,2016年的新年钟声,注定将在寒意中响起——此时,距离那一时刻已然不到十个小时,而寒潮与雾霭裹挟着的冷雨,还在城市上空徘徊飘零。合上重新阅读完的海明威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心绪仍沉浸在小说结尾时,主人公罗伯特身负重伤匍匐大地持枪迎敌即将赴死的最后悬念中,为他刚刚铺展正要着色却又戛然将止的爱情和生命画卷而感慨唏嘘,也对笔力恣意雄健情感内热外冷的硬汉作家海明威由衷钦佩。
伪问题制造工艺之研究 12306验证码的文学意义
进入12月,春运火车票开始预售,网上抢票发令枪响。让众多摩拳擦掌已久的抢票者措手不及的,是铁路部门采用了新的验证码,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是新的验证方式,即不再是简单地输入几个指定的字母数字,而是要在一堆图片中选出指定的物件。
给易中天先生的一封信 易哥好,见信如面。
你最近爽吗?据说你隐居江南小镇,争分夺秒"赶制"三十六卷的《易中天中华史》,才两年多时间,你已"炮制"完成十三卷,并宣称五至八年写完。不知你写得爽不爽?你过去说过:"我写爽了,读者才会爽。"你的《易中天中华史》,我翻过几本,只有《三国纪》看得有点爽,语言干净利索,行文逻辑性强,环环相扣,引我入胜。
有话不会好好说吗? 一
在第四届《文学报》"新批评"专刊"优秀评论奖"的获奖名单中看到了耿占春的名字,虽然是预料中的事情,但我依然惊讶并且更加困惑。
鲁敏:一次不成功的“跳槽” 在70后女作家中,鲁敏的小说尽管未曾篇篇赢得好评如潮,但是诚如评论家汪政所言,其作品"虽然没有大的波澜,也没有技巧上的花头,油米酱醋茶,就那么生活流地讲过去,却自有让人牵肠挂肚一路看下去的力量。"(《只要信,善就是真的》)例如2007年的《颠倒的时光》和《逝者的恩泽》以及2008年的《纸醉》和《墙上的父亲》等多部中篇小说,都充满了乡村的诗意,作者笔下的人物朴实、淳厚,胸怀磊落,个性鲜明,留给读者难忘的记忆。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空间 感谢魏建先生给我这么个机会,让我过过讲课的瘾。我教书的最高境界是高考复习班,这些年在高校也讲过一些话题,不是很多。我这人没大本事,就会装模作样,这回要装作很认真的样子,就写了个讲稿。
本刊成为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理事单位 (本刊讯)2015年12月1日,全国文学报刊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九十余家文学报刊的负责人参会。全国文学报刊联盟也同时宣告成立。
丹增散文:慈悲喜舍的光芒 我对边远地区的文学和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素来很有兴趣,却很少批评,深怕一言不当,喧詈四起。许多年前,一部叙述某少数民族起义的小说,使我夤夜读罢,疑窦丛生。我几次想将自己的所感所思,披写出来,怎奈话题太沉重,问题太复杂,而对话的语境,又不存在,所以,只好知难而退,默尔而息。
“她说她有她的追求” 1
我对赵玫的一篇随笔印象深刻,题目是《爱的交换》。"文革"中,父亲为了女儿的前途,签字承认自己的"反动",他去下放,主动给女儿写信,要她去分配办揭发自己,因为他希望女儿有好的前途。"这是亲人之间最可悲也最残酷的一件事。何以要让父亲在女儿面前批判自己?我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宁可不留在城里,宁可上山下乡,也要让父亲回家。"
阅读者徐则臣 一
写徐则臣,是我写作70后作家印象系列中较难开始的一篇。在当下众多优秀的70后作家中,徐则臣的创作个性极为鲜明,而且长、中、短篇小说齐头并进,无论四五千字的短篇,还是四五十万字的长篇,比较下来似乎没有明显的落差,水准大体保持一致,这对于一个1978年出生的作家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梨花伴月”与作者襟怀 "梨花伴月"在承德人心里既是一句美丽的词语,更是一处曾经真实存在的书卷幽香的古典建筑。"梨花伴月"是清康熙皇帝的书斋,坐落在避暑山庄的梨树峪内。虽然现今只剩遗址,但史料记载得清楚:"循涧西行可里许,依岩架屋。曲廊上下、层阁参差。翠岭作屏,梨花万树。微云淡月时,清景尤绝。"
杂说四篇 作协消息
这些天又有关于作协的消息。这些年只要关于作协的信息,难保都和正能量有关。
这不,关于作协的消息其实跟写作毫无关系:西南某市一个女作家要把自己的遗体冷冻起来,等待50年以后复活。
梦绕南华蝶正飞 仲秋时分,外子携我去美东度假,探亲访友。
此时的宾州,层林尽染,秋意正浓。独自漫步在锦毯般的丛林里,看秋风舞"蝶",翩翩跹跹,神思飞扬,心随物化。一想到"逝者如斯",旋转在心里的却是伤逝之情。
寻访一位“七十岁少年” "请问,您有宗教信仰吗?"
"我只信‘文学教’。"
我和小说家曹明霞并排而坐,相视微怔——书桌对面的这个人,他信"文学教"!
勃拉姆斯的爱 勃拉姆斯,被称为"贝多芬之后最后一位古典音乐大师",他在我心中的地位更胜于贝多芬。这并不代表他的成就高于贝多芬,而是他的作品更适合我的喜好。
悲剧也是一种正能量 当代文坛还需不需要悲剧?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我们提倡写光明面、主旋律、正能量,这毫无疑问是完全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悲剧。悲剧是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枝花,是用沉思与泪水浇灌培育出的一枝独特的艺术之花。当代中国没有理由拒绝悲剧。
我们眼里的“后现代”是什么 据说,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艺术潮流,后现代主义孕育于现代性,而又批判、摧毁或说"重建"着现代性。
那些诗歌事件的背后 如今,不改编自网络的影视剧,哪怕是取自名著,电视台通常也不买账,原因很简单,没有网络自带的或庞大或"死忠"的粉丝群,其收视率谁来保证?同样,在当下,没有借力于网络炒作的诗歌,即使发表在某些所谓的"大刊"上,其影响力恐怕也不会大过该"大刊"的真实发行量。所以,我要说的是,微博与微信实在是神奇的东西啊!
业余作者常有惊喜 业余作者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写出《血色浪漫》《亮剑》《狼烟北平》的都梁,自不必细说;在美国做公务员的陈九,其小说深受祖国大陆读者的青睐,以致京沪数一数二的文学杂志,会许下重酬向他约稿……这样的例子不少。最近,读了李明春的长篇小说《半罐局长》,我也有了这种惊艳的感觉。
《第四级火箭》的炼狱与升华 在论及赵雁的长篇小说新作《第四级火箭》前,有必要说下她在这之前创作的几篇中短篇小说《加加林的脸》《红月亮》《月色满天》等。记得有文章曾就这些小说有过评点,认为这是赵雁《第四级火箭》升空前的添加剂,现在这部长篇小说在这基础上脱颖而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非虚构是个伪命题 2010年初,《人民文学》推出了一个新栏目——"非虚构",时任主编的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先生,为此发表谈话说:之所以设置这个栏目,一是看中它的包容性,二是看中它的争夺性(争夺真实),并说,非虚构在西方是一直占据重要空间的文学门类。但遗憾的是,他的谈话唯独没有说到非虚构如何保持文学作品的文学性。
客体散文之我见 客体散文这一概念,是乔忠延先生提出来并予以写作实践的。在《客体散文:走出自我重复的窠臼》一文中,乔忠延认为:许多散文大家名家之作,虽然每篇个别读来,篇篇精彩,但放在一起集中来阅读,却给人以重复、新意不再之感,且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散文界的一种病象。治愈这一病象的药方之一,就是客体散文的写作。
喜剧的“胜利” 漫游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中的人不难发现,那些特别具有震撼力的作品往往都跟悲剧相连。就中国古典文学而言,自《诗经》的《风》之后,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还有苏轼、李煜、李清照、曹雪芹等等,无不以悲情式的咏叹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书写敲击读者的心扉。而外国文学呢,自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以降,如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无不以人的惨痛经历和不幸命运撕扯着读者的神经。
中国文学的市场在哪里?(外一章) 今天于此地,聚拢一堆人,讨论中国文学的市场。拜读与会者名单,好像本业都不经商。非生意人涉足经济话题,议程又安排得郑重其事,想必是合乎情理的。因在座诸位,都与文学有关,或是制造者,或是评论者,或是翻译者。故而,对文学产品销售的意见,无论深刻与浅薄,都表达了各自坦诚的声音。
作家的画
老树画画
《文学自由谈》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编:任芙康
地 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37号
邮政编码:300040
电 话:022-2339503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2789
国内统一刊号:cn 12-1015/i
邮发代号:6-111
单 价:6.50
定 价: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