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查绒毛膜癌相关基因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比较和挖掘葡萄胎、绒毛膜癌基因表达谱数据,筛选与绒毛膜癌恶性演进相关的新基因。方法分别以葡萄胎、绒毛膜癌为检测组.均以正常胎盘绒毛为对照组,在对两组各3例葡萄胎、绒毛膜癌进行基因芯片检测的基础上,对其共表达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分层聚类分析,找到有相似表达趋势的候选基因,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电子Northern分析及基因结构功能初步分析,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3个筛选基因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在所有3例绒毛膜癌基因表达数据中找到共表达候选基因52条.经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绒毛膜癌相关基因19条,主要包括dynamin(L07807),zincfinger protein ZNF184(U6656),calmodulin(U12022),carboxypeptidase M(BC022276),kataninp 60(AF056022),calcineurin binding protein cabin 1(NM_012295),transducin-like enhancer protein(TLE1,M99435)等。结论通过对基因表达谱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初步筛选了绒毛膜癌相关基因.为寻找绒毛膜癌发生与演进的关键基因提供了新的线索。一种新型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虎纹蜘蛛毒素-Ⅰ对大鼠内脏痛模型镇痛作用的研究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虎纹蜘蛛毒素-Ⅰ(HWAP—Ⅰ)经蛛网膜下腔用药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的抑制作用:方法福尔马林快速注入SD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层作为疼痛模型.以数种可评估的反映内脏疼痛的固定性行为作为疼痛评分指标(疼痛分数)。此前30min经留置的导管注射各待测试剂于蛛网膜下腔内,以观察其对该模型疼痛行为的作用。结果以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美国同类镇痛新药SNX-111(0.2,0.5和0.75μg/kg·b.w.)和盐酸吗啡(0.05,0.1和0.2μg/kg·b.w.)两个阳性对照组比较,HWAP—Ⅰ(0.1~1.0μg/kg·b.w.)均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福尔马林结肠壁粘膜下注射所诱导的大鼠急性伤害性行为反应。HWAP—Ⅰ和SNX-111在0.2μg/kg·b.w.时即有稳定和明显的疼痛抑制作用。虽然在同等剂量时SNX-111镇痛效果略大于HWAP-Ⅰ,但在≥0.5m/kg·b.w.的较高剂量时SNX—111会引起大鼠产生明显的运动能力障碍,而HWAP—Ⅰ在此剂量范围内则未见明显的这类毒副作用?盐酸吗啡镇痛作用起效快于HWAP-Ⅰ和SNX-111,但维持时间较后二者短。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多肽类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HWAP—Ⅰ和其类似物SNX-111经蛛网膜下腔用药后,对结肠壁粘膜下注射福尔马林引起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具有和盐酸吗啡类似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且维持时间更长.基于MRI数据的人体器官三维重建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建立合适的人体器官三维数字化模型,为辐射剂量计算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符合4项准则的轮廓线重建算法建立人体器官三维数字化模型。先提取器官的轮廓,然后进行表面重建,最后通过合适的光照和法线求取、法线平均等处理,得到表面平滑、结构准确、可视性强的三维重建图像。结果和结论采用本文的方法,成功重建了人体多个器官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该方法适合于人体器官三维模型的建立,能满足剂量计算的需要。两种大肠癌转移性细胞株双向电泳图谱的初步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初步分析大肠癌转移过程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为阐述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方法以一对来自同一亲本.转移能力不同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620和SW480为实验对象.利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建立并优化两种细胞株的蛋白表达图谱;之后利用Melanie ш软件分析与大肠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点。结果两种细胞株的2-DE蛋白表达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比性;采用了非线性pH3—10及重叠窄范围的固相pH梯度胶条,提高了2-DE图谱的分辨率;初步选择11个差异表达蛋白点。结论非线性及重叠窄范围的固相pH梯度胶条可改善2-DE中蛋白分离的效果,初步分离的差异蛋白点为进一步鉴定大肠癌转移相关蛋白及建立大肠癌转移性细朐株的2-DE数据库奠定了基础.胰蛋白酶法和Triton—X100法去除瓣膜细胞的效果比较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比较胰蛋白酶法和Triton—X100法去除异种或同种心脏瓣膜上细胞的效果。方法选取新鲜猪主动脉瓣膜片分别置入0.05%胰酶溶液和0.25%Triton-X100溶液中处理48h,并以未经处理的新鲜瓣膜片作对照,行光镜及电镜观察.并作热皱缩温度、断裂强度和断裂拉伸率测定。结果光镜和电镜下均显示,胰酶法和Triton-X100法均彻底去除了主动脉瓣膜上的细胞成分,但Triton—X100法对瓣膜支架结构的损伤较大。热皱缩温度、断裂强度和断裂拉伸率在新鲜瓣膜组和胰酶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Triton—X100组与新鲜瓣膜组及胰酶组相比均有下降。结论胰酶法去除猪主动脉瓣膜细胞彻底.保持了瓣叶支架结构,优于Triton—X100法。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转染293细胞和CD34^+细胞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293细胞(人胚肾细胞)和人CD34^+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免疫磁性分离仪纯化CD34^+细胞,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分别转染两种细胞,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对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两种细胞均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于一定时间内检测293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32.8%,CD34^+细胞的基因转导效率最高为25%.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转染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结论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腺相关病毒载体能转染293和CD34^+细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作为良好的报告基因,为将来的干细胞基因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携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的分选和滴度测定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获得有效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的方法。方法用脂质体介导pLEGFP转染PA31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依据EGFP荧光利用流式细胞仪的分选技术获得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并利用PCR、RT-PCR对其鉴定;以NIH3T3为靶细胞,对其滴度进行测定。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成功的转染PA317细胞,在4次连续流式细胞仪分选后得到了稳定表达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PCR和RT-PCR分别从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细胞基因组DNA以及多克隆和部分(6/8)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培养上清中的重组逆转录病毒RNA中扩增出了插入的EGFP片段。滴度测定显示得到的包装细胞能够产生有效的病毒滴度。结论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是获得有效病毒滴度的包装细胞的有效方法。SARS病毒S蛋白的原核表达与DNA疫苗的构建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SARS冠状病毒的刺突(spike,S)蛋白的免疫学特性,以及S蛋白作为SARS—CoV病毒疫苗组分的可行性。方法将S蛋白基因分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5b,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过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将全长S基因克隆入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SecTagB,得到重组DNA疫苗pSecS,免疫小鼠,得到SAS—CoV S蛋白抗血清。然后用纯化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建立的SARS—CoV S抗体ELISA检测技术研究所构建的S-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分段的重组蛋白rSa和rSb在大肠杆菌中均以可溶性形式得到高效表达,并能与SARS确诊病人血清以及pSecS免疫鼠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原核表达的重组分段S蛋白具有SARS—CoV S蛋白相似的抗原性。结论原核表达的两段重组S蛋白有可能作为抗原组分用于临床SARS—CoV检测中;所构建的SARS—CoV的S基因核酸疫苗能在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为进一步SARS DNA疫苗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重组海葵肽类毒素(hk2a)对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右心室快速起搏法成功建立了犬的急性心功能不全动物模型,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静脉注射hk2a前后不同时间段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k2a能够在给药后即刻即显增加急性心功能不全犬左室射血分数(P<0.05),其作用时间持续30min以上(P<0.05)。与西地兰组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结论新型hk2a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功能不全犬的左心功能。一种制备抗复合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建立通过单次细胞融合制备抗复合抗原(多种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方法用复合抗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Protein—G亲和层析纯化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腹水,并通过亚类试剂盒法和非竞争ELISA法分别测定抗体亚类和亲和常数.同时应用免疫印迹分析其特异性、结果通过单次细胞融合共获得20株抗上述复合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中针对甲胎蛋白的单克隆抗体5株、针对癌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6株、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3株;针对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单克隆抗体4株、针对乙型肝炎e抗原的单克隆抗体3株、已鉴定的部分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亚类均为IgG1.抗体亲和常数介于1×10^9M^-1~2.8×10^11M^-1,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所获得的单抗都与其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建立了通过单次细胞融合制备针对复合抗原的单克降抗体制备技术,使单克隆抗体的产出率显著提高,制备周期明显缩短,为建立规模化单克隆抗体制备平台奠定基础。恒河猴骨髓基质干细胞与新型可吸收羟基磷灰石及β-磷酸三钙体外相容性的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恒河猴骨髓基质干细胞(rBMSC)与新型可吸收羟基磷灰石(HA)及AO人工骨β-磷酸三钙(β-TCP)的体外相容性.为在灵长类动物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作材料方面的准备,方法取第三代恒河猴骨髓基质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实验分3组:A组将rBMSC与HA复合培养;B组rBMSC与β-TCP复合培养:C组为对照,只有细胞不加材料。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MTT法半定量检测细胞增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见HA组细胞生长良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β-TCP组有一些细小颗粒脱落散在分布于板底或细胞表面.有少量细胞脱落死亡。扫描电镜见HA组细胞贴附、增殖良好,β-TCP组细胞贴附率不高。MTT法显示HA组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接近,而β-TCP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新型HA与恒河猴BMSc生物相容性好,可用作恒河猴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AO人工骨需要作性能上的改进。姜黄素和儿茶素联用对二甲基肼诱导的大鼠大肠癌变过程中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儿茶素联用对二甲基肼(DMH)诱导的大鼠大肠隐窝异常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的数量及其对大鼠大肠组织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DMH诱导大鼠大肠癌模型,研究姜黄素、儿茶素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诱癌初期大鼠大肠ACF数量和对大鼠大肠癌发生的影响。同时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姜黄素和儿茶素对大鼠大肠癌变早期肠粘膜和癌瘤形成后肿瘤组织COX-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和儿茶素和两者联用均可以显著抑制DMH诱导的大鼠ACF的数量和大鼠大肠癌的发生.两者联用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两药单独应用。DMH可以诱导大鼠大肠组织COX-2mRNA的表达。姜黄素和儿茶素联用对抑制诱癌早期大鼠肠粘膜COX-2mRNA的表达有协同作用,但对大肠癌形成后肿瘤组织COX-2mRNA的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和儿茶素联合应用对抑制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的形成有协同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诱癌早期ACF的数量和COX-2mRNA的表达实现的。广东流行的三株登革1型病毒包膜蛋白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不同地区、不同流行期间分离的三株登革1型病毒(DVI)的结构蛋白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了解各流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追踪其可能的传染来源:方法应用RT-PCR技术扩增病毒的结构蛋白E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JM109宿主菌,挑取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及序列测定,应用计算机软件与国内外参考及流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绘制基因系统发生树:结果3株DVI病毒E基因序列长度均为l485bp,编码495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1%~98%之间、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4%~99%之间:GD23/95与A88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5%(98%),与其他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2株属同一基因型;GD14/97和GD05/99与Cambodia共享序列非常接近.3株同属另一基因型。结论广东省1997、1999和1995年流行的登革热可能来自境外不同的疫源地。沉默CDK7基因对HepG2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筛选对体外培养HepG2细胞抗增殖作用最强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ASODN)序列,探讨经二次优化后该ASODN片段的抗增殖作用。方法根据RNAStructure3.71计算机软件模拟人CDK7mRNA获得的二级结构确定待选ASODN,经OligoWalk程序分析这些片段与mRNA互补时的热力学参数变化,以此优选待筛ASODN.以体外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为筛选体系获得抗增殖作用最强的ASODN,对该片段分别依次向互补区上、下游错位1~5个碱基获得10条ASODN,经结构优化后进行二次筛选。结果初筛结果显示互补于人CDK7 mRNA第284~303片段的部分硫代修饰ASODN抗增殖作用最强,为(40.4±12.6)%;二次筛选显示互补于第287-306片段的全磷酸硫代修饰ASODN抗增殖作用最强,抑制率为(68.3±2.6)%,半数抑制浓度为(51.9±8.6)nmol/L。结论筛选得到的ASODN片段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eDG2细胞的增殖,有可能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特异性CDK7抑制剂。微弧氧化方法在钛表面注入钙磷离子及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表面注入钙、磷离子进行表面改性及其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和铺展的影响。方法在含有钙、磷离子的电解液中对钛试件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测试电解液中的Ca^2+、PO4^3-浓度及电压、占空比、频率等电参数对形成的表面陶瓷膜中钙、磷离子含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陶瓷膜表面形貌,通过剪切粘结试验测试陶瓷膜与钛基体的结合力。将成骨样细胞MC-3T3-E1接种于试件表面进行培养来观察陶瓷膜对细胞附着的影响。结果微弧氧化处理在钛试件表面形成了一层TiO2陶瓷膜,表面均匀分布着2~10μm的微孔,陶瓷膜内含有钙、磷成分且钙、磷含量和电解液中的Ca^2+、PO4^3-浓度成正比,随着电压、占空比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减少。TiO2陶瓷膜与钛基体的平均结合力为22±3MPa。陶瓷膜促进了成骨细胞在其表面早期大量附着并形成良好的细胞形态。结论微弧氧化处理可在钛表面获得了一层与基体结合紧密、表面粗糙多孔、含有Ca^2+、PO4^3-离子的TiO2陶瓷膜,并可通过电参数及电解液配方调整来控制钙、磷的含量,提高了钛的生物相容性。FK506促进异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FK506促进外周血来源的异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的凋亡。方法取1月龄SD幼鼠,腹腔抽取法培养异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按不同浓度的FK506分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0.25ng/ml、C组0.5ng/ml、D组1.0ng/ml。将4组处理因素分别加入长有巨噬细胞的96孔板中,用MTT法检测巨噬细胞的活力情况.用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巨噬细胞的凋亡进行形态学上的观察与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B组和C组均可见异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的活性减弱及细胞凋亡发生,D组可见巨噬细胞发生坏死性改变。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巨噬细胞的凋亡前期和凋亡小体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B和C组凋亡率为24.6%和26.5%,均高于对照组,D组发生坏死。结论FK506可以在早期促进异体神经匀浆激活的巨噬细胞的凋亡.从而减少或抑制周围神经异体移植后巨噬细胞所介导的免疫排斥反应。银杏提取物对实验性脊髓空洞症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评价银杏提取物(GBE)对实验性脊髓空洞症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中国白兔随机分为3组。24只动物经皮枕大池穿刺缓慢抽出0.6ml脑脊液后注入等量25%kaolin,其中12只于当日起给予银杏注射液静脉滴注为银杏组:12只以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为盐水组;6只动物为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不同时间点灌注处死动物,取脊髓行HE、TUNEL、Bcl-2及Bax观察。结果组织切片对比发现同一时间点银杏组脊髓组织水肿及神经元变性坏死均较盐水组为轻,银杏组脊髓神经元凋亡率、Bax反应阳性细胞率低于盐水组,而Bcl-2反应阳性细胞率高于盐水组。神经元凋亡在术后7d达高峰。结论银杏提取物可改善实验性脊髓空洞kaolin性肉芽肿引起的上颈髓缺血水肿,阻止脊髓神经元凋亡。早期营养对湿热环境创伤大鼠脂质过氧化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创伤复合应激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变化规律方法(1)给湿热创伤对照组动物以去离子水灌胃1周,造成背部浅Ⅱ度烫伤,置于仿真模拟气候舱[干球温度(37±0.5)℃,相对湿度65%±5%]1~2h,每组各分为热应激1、2、4、10h4个时间点;(2)给湿热创伤给药组维生素C、L-精氨酸、维生素E组成的复合营养素灌胃1周,创伤和湿热、时间点处理同(1)。结果对照组和给药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变化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照组1h与对照组2、6h间血浆NO含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早期肠道营养对于减轻应激、保护器官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支架置入后局部内膜增生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的演变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后局部内膜增生的情况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演变:方法建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的微型猪动物模型、分别于支架置入后3、7、28、90和180d截取支架段血管连同临近的近端正常血管段.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和PCR技术检测支架局部内膜增生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水平的演变情况:结果正常血管段表达AT1R-mRNA在各个时间段没有显著性差异。支架置人后3d局部血管壁AT1R-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并在术后28d达到高峰。术后90dAT1R-mRNA的表达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仍显著高于正常血管段.且差异一直持续到术后180d。术后第3天支架段血管壁内膜加中膜面积与普通血管段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到术后7d支架血管段内膜加中膜面积已显著大于正常血管段,并随时间呈现持续的增生肥厚:存术后180d达到高峰:结论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壁AT1R-mRNA呈现持续的高表达状态,在局部内膜持续过度的增生中起重要的作用。鬼臼毒素硬脂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为提高鬼臼毒素(PPT)制剂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以硬脂酸为载体材料制备PPT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采用改良的微乳技术制备PPT固体脂质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考察了纳米粒的形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PT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结果PPT同体脂质纳米粒基本呈圆球状或椭圆球状,粒径为(56.5±25.8)nm,包封率85.6%。结论PPT同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高,粒径分布较均匀,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是有希望的表皮靶向制剂。甲状腺激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慢性脑供血不足所致成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以及甲状腺激素对于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3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单纯手术组6只(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5周);急性期给药组7只(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当日始给予甲状腺激素灌胃,剂量20mg/只、频率1次/d、持续5周);慢性期给药组6只(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后第6周开始给予甲状腺激素灌胃,剂量20mg/只、频率1次/d、持续5周)。造模成功后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单纯手术组之潜伏期较其他各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探索实验正常组与单纯手术组、急性期给药组和慢性期给药组之间有差异(P<0.05);工作记忆正常组、急性期绐药组与单纯手术组和慢性期给药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单纯手术组成绩最差: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导致成年大鼠空间认知功能全面障碍,其特点是以短期记忆能力受损为主,且不能通过学习形成新的长期记忆,甲状腺激素对于其认知功能障碍有防治作用,脑缺血早期用药效果更好。强脉冲光对皮肤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对皮肤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探讨光子嫩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15只SD大鼠,每只选3个部位用强脉冲光照射,采用同一照射参数,能量密度34J/cm^2,分为3个脉冲,脉宽各为4、5、6ms,脉冲延时为20及25ms照射后第1、3、5、7、15、30天分别于治疗及非治疗部位切取皮肤样本,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照射部位第1天皮肤表皮、皮脂腺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呈阳性染色,第7天达高峰,第15天染色渐弱,第30天染色基本消失.非治疗部位染色阴性。结论强脉冲光照射皮肤后可引起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增加,提示热休克蛋白70在光子嫩肤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低钾血症患者的肠电图表现及其意义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低钾血症患者的肠电图表现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微机智能胃肠电图仪描记20例血钾正常者和24例低钾血症患者的肠电图,比较低钾血症患者在补钾治疗前后的肠电图变化。结果低钾血症患者肠电图的频率和振幅均显著低于血钾正常者(P<0.05):低钾血症患者在补钾治疗前后肠电图的频率、振幅、频率变异系数及振幅变异系数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肠电图也许可作为低钾血症疗效判断及肠运动功能评价的一个客观指标,对低钾性肠麻痹的预测和诊断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检测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观察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集46例PVS患者与20例对照病人的脑脊液,检测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的含量。结果4种氨基酸存25min内得以较好分离。PVS组4种递质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递质水平与PVS评分呈负相关,其中甘氨酸及丙氨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S患者脑脊液中氨基酸类递质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相关性。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对照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营养及免疫功能临床指标。方法随机检测4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营养和免疫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IgM、IgG、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低于术前(P<0.05),而对照组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手术前后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营养及免疫功能显著差于术前。抑癌基因PTEN和FHI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yclin D1的相关性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TEN、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和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cyclin D1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OSCC中FHIT、PTEN、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情况.以12例正常口腔粘膜作对照。结果在正常口腔粘膜中PTEN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24.2%(15/62)表现为PTEN蛋白表达的缺乏或减少;而FHIT在正常口腔粘膜中也均为强阳性表达(12/12).在OSCC中17.7%(11/62)表现为FHIT蛋白表达缺乏或减少;cyclin D1在正常口腔粘膜中91.7%(11/12)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在OSCC中53.2%(33/62)表现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PTEN与FHIT均为阳性或强阳性表达时,37.8%(28/74)cyclin D1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其中11例为正常口腔粘膜(占正常组的91.7%)。结论PTEN、FHIT在OSCC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PTEN/FHIT的表达与cyclin D1有关,提示PTEN、FHIT能够下调cvclin D1的表达。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甲胎蛋白(AFP)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85例原发性肝癌、19例肝转移癌、35例肝硬化、22例慢性肝炎和5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TPS和AFP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高于TPS。肝细胞癌组AFP血清水平高于胆管癌组(P=0.037),但两组之间TPS血清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737)。TPS与肿瘤大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但与肿瘤数目、门脉癌栓、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AFP与肿瘤大小、门脉癌栓及病理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单独检测TPS的血清水平对原发性肝癌未显示出比AFP更高的诊断价值,但对胆管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血清TPS对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肝硬化及肝炎的鉴别能力较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价值。静脉盐负荷对高血压盐敏感者肾脏PGI2及TXA2的影响及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胰岛素抵抗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急性静脉盐水负荷对高血压盐敏感者肾脏PGI2及TXA2的影响及盐敏感性高血压的胰岛素抵抗情况。方法测定53例已确定盐敏感性的高血压患者急性盐水负荷前后24h尿6-酮PGF1α及TXB2的排泄量,并在受试者中进行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静脉盐水负荷后,盐敏感者24h尿6-酮PGF1α的排泄量明显较盐不敏感者为低[(316±57)vs(371±68)pg/min,P<0.01],负荷后的减少幅度前者明显高于后者[(197±99)vs(136±101)pg/min,P<0.01]。而盐负荷后盐敏感者尿TXB2的排泄量及负荷后的增加幅度均明显较盐不敏感者为高[(394±32)vs(359±44)pg/min,P<0.01;(80±47)vs(47+45)pg/min.P<0.01]。盐敏感者空腹及糖负荷后各时点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盐不敏感者(P<0.05),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则明显低于盐不敏感者(0.013±0.003vs0.018±0.004,P<0.01)。结论急性静脉盐水负荷对高血压盐敏感及盐不敏感者肾脏PGI2及TXA2代谢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使高血压盐敏感者肾源性PGI2减少而TXA2增加,此异常可能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盐敏感者胰岛素抗性较盐不敏感者高。胸锁乳突肌扳机点疼痛部位及其性别因素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点疼痛分布特征及其性别因素。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其乳突附着部的前、中、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疼痛量化评分评定疼痛程度。结果(1)老年男性组VAS疼痛评分为5.226±0.331,老年女性组VAS疼痛评分为5.531±0.379;组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青年男性组VAS疼痛评分为2.940±0.331,青年女性组VAS疼痛评分为3.982±0.405:组别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3)胸锁乳突肌在乳突前与乳突中、乳突中与乳突后的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突前与乳突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压痛在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胸锁乳突肌乳突部扳机点疼痛以乳突前和乳突后最为明显。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阻滞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为临床促进母乳喂养探讨新的途径:方法随机选择2001-2003年7月住院阴道分娩的健康产妇170例,采用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产妇96例为观察组.未采用分娩镇痛及产后镇痛产妇7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阵痛强度、产后精神状态、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24h内喂哺次数,分娩前及分娩48h后泌乳刺激素(PRL)水平,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产妇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72h内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后48hPRL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及产后镇痛其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副作用小,可明显缓解产妇的疼痛感,改善产妇的精神状态.促进母乳喂养。明显的镇痛效果降低体内儿茶酚胺水平,促进PRL分泌,利于母乳喂养。光动力学疗法与间质内化疗联合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后联合光动力学疗法(PDT)与局部间质化疗对恼胶质瘤的疗效。方法2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后行PDT首次照射.并在残瘤腔内埋置Ommaya囊,24h后行PDT复照通过Ommaya囊向瘤腔内注射卡氮介行局部间质化疗。随访2年。结果1年复发2例(7.1%),1年生存25例(89.3%),2年生存17例(65.7%)。结论显微手术后联合PDT与局部间质化疗治疗脑胶质瘤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控制复发,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治愈大面积苯酚烧伤合并中毒1例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临床上苯酚烧伤较少见.而大面积严重苯酚烧伤更是罕见.成功救治的病例也不多。近期我科收治1名苯酚严重烧伤患者.通过早期积极的综合救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小儿垂体脓肿1例报告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垂体脓肿是罕见的疾病,常缺乏明确的感染病史,无明显发热及脑膜刺激症状,容易误诊。诊断上应注意与垂体瘤囊变、颅咽管瘤、Rothka囊肿、蝶窦囊肿或脓肿等之间的差别。本文报道1例小儿垂体脓肿的诊治过程及经验教训.以供参考。黄芪临床妙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黄芪,又名北芪,它药性甘、微温,归肺脾两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但其性温.升阳助火,走而不守,若用之失当易引起伤阴耗津或助邪为患。笔者临床喜用黄芪治疗多种病证,且屡用凑效.精究其临床运用,颇有体会,现将其运用经验归要如下。粤东产钩吻生物碱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粤东产钩吻生物总碱提取物的结构。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与碳谱(^13C NMR)、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dism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DEPT)波谱分析及元素分析阐明该提取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在4000.0-400.0cm^-1区域内FTIR谱图显示各基团的特征吸收峰:样品的^1H NMR与^13C NMR指纹网均有高度的特征性和重现性;元素含量与理论值接近。结论提取物的结构分析与已知化合物钩吻素子结构相符。对粤东产钩吻总生物碱的结构鉴定将为将钩吻开发为安全有效的单体临床制剂、建立中药指纹图谱打下基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母雪莲中东莨菪内酯、伞形花内酯的含量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母雪莲中东莨菪内酯、伞形花内酯的含量。色谱柱采用Merck Lichrospher100 RP-18e(250mm×4.0mm,5μm);流动相采用甲醇-四氢呋喃水溶液;检测波长为346nm。东莨菪内酯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为1.42%;伞形花内酯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为2.06%。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水母雪莲的质量控制。新年献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又有大的发展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客座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期刊简介
主办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主 编:李康
地 址:第一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510515
电 话:020-61648175
电子邮件:xbbjb@fimmu.edu.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258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152/r
邮发代号:46-10
单 价:10.00
定 价: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