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献血员血浆MBL含量测定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调查健康汉族献血员MBL含量。方法:用MBL ELISA方法测定血浆MBL的浓度。结果:所检测健康汉族献血员女性的MBL的含量为2.536±0.531(mg/L),男性为2.865±0.690(mg/L)。结论:测定出健康献血员的血浆MBL的含量,女性略低于男性。云南产鸡枞菌多糖含量测定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鸡枞菌中多糖的含量。方法:本文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云南产鸡枞菌中多糖的含量。结果:鸡枞菌中含有多糖且多糖含量较高。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准确性强。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GST-π在47例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GST-π总的阳性率为61.70%(29/47),在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06%、83.33%、50.00%。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较高,且与耐药有关,应重视对乳腺癌中GST-π表达的检测,以便优化化疗方案。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动态变化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的影像及临床表现和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及/或实验室检测证实的SARS的影像动态变化和临床表现。结果:影像表现:多在发热3d内出现肺部阴影(10例),以片状为主(16例),可为单侧(9例),也可为双侧(8例),两肺中下野多发,常为多叶段同时发病。病变多在发病1~7d明显进展加重,此起彼伏;多在两周内开始吸收。临床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7例),体温>38、℃,以咳嗽(15例)、咳痰(12例)、乏力(10例)和肺部音(11例)为主要症状体征。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或偏低。抗生素治疗不敏感。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和观察病情变化的最重要指标之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尤其流行病学史便可明确诊断。金属硫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胃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对66例病人的癌组织标本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观察MT的表达状况。结果:MT在胃癌中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4.5%(36/66),MT在胃癌中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性不明显;与侵犯深度呈正相关。结论:MT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检测MT对制定化疗方案中有指导意义。热休克蛋白2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eat Shock Protein2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的HSP27。结果:HSP27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4.17%(26/48)。在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5.00%(3/4)和52.27%(23/44)。HSP27阳性表达在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中无明显差别(P>0.05)。HSP27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在乳腺癌中HSP27有较高表达,检测乳腺癌中HSP27对化疗有指导作用。心率及心电图在冠状动脉造影术时的变化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心率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经常规两种入路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全过程中12导联心电图监测记录,记录选择性冠状动脉术时注射造影剂前后心率、R波、ST段及T波的变化。结果:注射造影剂后均出现心率减慢,R波幅降低(或S波加深),ST段降低或压低,T波幅度下降或倒置加深。结论:冠状动脉有严重病变者,造影剂的量要少于常规量,并且要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宫腔纱条填塞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年间易引起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宫腔填塞术的实施使产后出血率降低至4.6%。无一例切除子宫。结论:宫腔填塞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性贫血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5例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营养不良性贫血组血清T3、FT3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T3、FT3值与贫血程度相关。结论:营养不良性贫血患者存在低T3综合征,可能是机体对低能量消耗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无需甲状腺激素治疗。三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三种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根据71例的异位妊娠病人的病情选择,分成药物保守治疗组、腹腔镜治疗组、剖腹手术治疗组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长、疗效不确切,但成功者可避免手术。两组手术病人比较,将手术损伤、术后恢复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是异位妊娠治疗的最佳方案。动力髋螺钉和髁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两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疗效。方法:用国产Richard钉和髁钢板治疗不同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和15例。结果:平均愈合时间:动力髋螺钉组8周,髁钢板组9.9周。结论: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动力髋螺钉较髁钢板内固定更利于病人早期活动。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研究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膀胱癌组织中的HSP27和HSP70的表达。结果:HSP27和HSP70在膀胱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1%(33/73)和34.25%(25/73)。HSP27的表达随分级和分期呈降低趋势,但组间无明显性差异(P>0.05);HSP70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27和HSP70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的指标,并为肿瘤化学治疗提供依据。脑梗死所致脑疝的外科治疗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16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16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5例,Ⅳ~Ⅴ级10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比较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婴幼儿短小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20例),Ⅱ组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20例)。术中连续监测HR、MAP、RR、SPO2并分别记录,观察患儿苏醒时间及有无并发症。结果:I组患儿切皮时、手术5min、10min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未出现低氧血症,呼吸道分泌物少,苏醒后有1例哭闹,余醒时平稳;与I组相比,Ⅱ组切皮时、手术5min、10min及术毕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增高,与诱导前相比,有明显变化(P<0.05),术中有1例出现呼吸抑制,经面罩吸氧后缓解,有4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所有患儿苏醒时间均长于I组,且有哭闹现象。结论:在婴幼儿短小手术中应用氯胺酮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介绍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经验。方法:10例先天性巨结肠均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治疗,方法为在直肠齿状线上0.5cm处游离直肠粘膜达腹膜返折后切断肌鞘1周,后壁肌鞘“V”形切除,游离拖出近端正常结肠与肛缘二层吻合。结果:10例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根治的患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反应轻,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经肛门Ⅰ期结肠拖出术适宜治疗3岁以内的短段型、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较经腹切口巨结肠根治术简单、安全,且达到同样效果。心律平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室性早搏35例疗效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心律平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观察组采用心律平150mg,每日3次,稳心颗粒1袋,一日3次,两组均是14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43%,1例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对照组有效率为65.71%,3例出现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心律平和稳心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室性早搏明显优于单一应用心律平。综合医院抑郁症41例临床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收集近两年从综合医院转到我院41例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用抗抑郁剂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结果:41例抑郁症患者,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应用氟西汀治疗后治愈率67.9%,显效率17.3%,进步2.4%无效2.4%。治疗前后HAMD表明五项因子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综合医院抑郁症多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应用抗抑郁剂治疗后,可缓解抑郁和躯体症状,加快躯体症状的康复。稳心颗粒在慢性肾衰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66例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稳心颗粒和心律平,余对症治疗相同,4周后观察两组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结果:稳心颗粒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稳心颗粒是治疗慢性肾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强的松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钙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钙、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影响,了解患儿成骨细胞功能变化。方法:以血清钙、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为参数,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清钙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强的松治疗后血清钙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水平[血清钙(P<0.01)、骨源性碱性磷酸酶(P<0.01)]。结论: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抑制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成骨细胞功能,导致血清钙及碱性磷酸酶水平的降低。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ESR、CRP、R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耐药标志物金属硫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状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7例乳腺癌中MT表达的情况。结果:MT在乳腺癌组织中的总阳性率为59.65%。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和髓样癌中MT的阳性率分别是69.05%、80.00%、10.00%,髓样癌和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MT的表达与淋巴是否转移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检测MT为制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盐酸纳洛酮与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与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本文收集我科2001.3~2003.11月住院病人,且符合大面积脑梗死诊断标准30例,2002年12月以前为对照组15例,以后为治疗组1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和β-七叶皂甙钠,两周后采用同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无效率6.7%,死亡率13.3%。对照组总有效率30%,无效率30%,死亡率为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和β-七叶皂甙钠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近期死亡率明显下降。提示这两种药具有脑保护和脱水降颅压作用。我院SARS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了解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面对面与可视电话相结合的方式,填写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结果:19例SARS患者职业以学生、流动人员为主;年龄20~40岁为发病高峰;始发病例为输入型病例;传播范围日趋缩小。结论:我院SAR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其它省市报道基本一致。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应用高频超声对86例临床可疑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检查。结果: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62例,肠套叠1例,急性阑尾炎4例,超声无异常19例。62例均经抗菌药物后治愈。1例肠套叠及4例急性阑尾炎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无异常的19例患儿中2例脑电图证实为癫痫,余17例临床考虑功能性腹痛,多由单存胃肠痉挛引起,解痉治疗后症状缓解。超声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结论:本研究证实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准确性高,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直观,且安全方便,重复性好,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与sIL-2R的检测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检测功能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NK细胞、IL-2及其受体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36例鼻咽癌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及sIL-2R进行了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了探讨。颈部占位性病变的影像诊断与病理对照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颈部占位性病变的CT,MRI的影像学表现及对周围各组织解剖结构的压迫,侵犯情况对于病变组织的定位,定性诊断的判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占位病变进行影像分析,19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IP多平面重建,6例行MRI平扫加增强。分别对病变的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强化程度、位置、与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的关系等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结果:咽旁间隙向内受压,移位7例,其中6例为腮腺混合瘤,1例为咽旁间隙内淋巴瘤。颈动脉鞘受压,变窄伴咽旁间隙向反方向受压或移位5例。其中1例副神经节瘤,2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颈动脉鞘不规则扩大变形,颈动脉分叉扩大1例,为颈动脉体瘤。咽旁间隙受侵,变形,向外移位伴鼻咽腔受侵7例,3例为鼻咽癌,4例为淋巴结转移。结论:颈深部占位性病变,除自身大小、密度、形态、位置等因素外,通过观察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的相应变化情况,可对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位诊断,尤其在肿块位置较深,较大的情况下,结合多平面重建和MRI的矢冠状位扫描,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可达95%左右。依据病变形态、密度、信号、边缘、强化程度等情况可进行鉴别诊断,甚至定性诊断。CT在儿童过敏性肺炎中的应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过敏性肺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肺部疾病。关于此病的普通X线表现已有大量报道,目前尚未见CT的研究报告。由于CT能够横断面成像,且分辨率较高,与普通X线相比,可准确显示病变的类型和程度,更有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作者对我院23例儿童过敏性肺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步长稳心颗粒与心神宁片联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疗效评价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如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及头晕失眠等,临床多见,好发于20~40岁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本文对6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经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疗效进行了分析。乙酰胺治疗儿童氟乙酰胺中毒探讨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乙酰胺对儿童氟乙酰胺中毒的抢救方法。方法:对28例氟乙酰胺中毒儿童早期、足量使用乙酰胺做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存活。结论:早期、足量及足疗程使用乙酰胺是抢救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关键。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护理比较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电切术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膀胱肿瘤术后并发症分类总结,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结论:膀胱开放手术与电切术术后护理应有不同的侧重。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抽液后胸腔内注射抗痨药及激素的疗效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抽液后胸腔内注射抗痨药物和激素及不注射药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收治的122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进行常规抗痨,每次抽液结束后向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g,地塞米松5mg;B组只进行常规抗痨,每次抽液结束后不注射任何药物。结果:A、B两组对照:结核中毒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分别为13.1±1.7d和12.9±1.6d;胸液吸收时间分别为19.2±2.8d和19.8±3.1d;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5.1%;发生胸膜肥厚率分别为8.2%和6.6%;发生包裹性胸液率均为1.6%。各种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行系统、正规抗痨并及时尽早的抽掉胸液后,向胸腔内注射与不注射抗痨药及激素比较其疗效无显著差异。子宫三角切除术后宫颈重塑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子宫良性病变采用改良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重塑子宫宫颈的方法和疗效观察。方法:对于我院2001.7~2002.12月子宫良性病变妇女采用改良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34例,与同期传统子宫全切术40例进行对照。结果:该术式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成型为一个实体小子宫,对术后卵巢功能及妇女心理影响小。结论:采用改良筋膜内三角形子宫切除术重塑子宫宫颈优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结肠造瘘口狭窄18例治疗体会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结肠造瘘后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结肠造瘘口狭窄除1例直肠破裂患者行狭窄部位切除,对端吻合,造瘘口关闭;1例因结肠癌多部位复发行结肠切除,回肠右下腹重新造瘘外,余16例患者均行狭窄切除,原位造瘘术,术后3个月均内排便通畅,无一例复发。结论:造瘘口狭窄的病因多见于造瘘口周围炎、造瘘口周围网膜或肠管疝、造瘘口周围出血或异物反应、原发造瘘口过小等因素。此外,造瘘管过短、造瘘肠管血运障碍、肿瘤复发等诸因素亦占一定比率。行造瘘口狭窄矫正后,可获满意疗效。酒精性肝病112例临床分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通过ALD患者饮酒量及饮酒时间的调查,明确ALD患者的致病因素。方法:通过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饮酒量、饮酒时间、性别、相应并发症、治疗等不同情况的临床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病(ALD)的致病因子明确,日均酒精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与酒精性肝病的肝脏损伤程度呈明显正相关。结论:相同饮酒量及饮酒年限的患者其疾病进程行为,环境和遗传因素的不同致个体间对酒精毒性的反应不同。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谷丙转氨酶增高的临床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梁扩寰曾提出: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脂肪肝的原因很多,常见者有(一)营养失调性脂肪肝:(1)营养过剩(2)营养不良;(二)酒精中毒性脂肪肝;(三)糖尿病;(四)小肠旁路手术后;(五)激素;(六)肝细胞性损害及其它。脂肪肝所致肝细胞损害,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者从近年新生儿皮下坏疽120例临床治疗体会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皮下坏疽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收治120例新生儿皮下坏疽病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位于臀、背部80例,占67%;其它部位40例,占33%。结果:坏疽型最多72例,占60%;蜂窝织炎型25例,占20.8%;脓肿型17例,占14.2%;坏疽型6例,占5%。血液、脓汁培养阳性共111例,85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5例为大肠杆菌,5例为白色葡萄球菌,4例为绿脓杆菌,2例各为链球菌、变形球菌,其中7例死亡。结论:新生儿皮下坏疽如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不但能提高治愈率,而且可以减少后遗症。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动脉硬化、短暂性缺血发作,在临床上甚为常见,危害大,致残率高。目前虽然治疗这类疾病方法很多,但缺少一种特效的治疗措施。我院自1993.8~2001.6月用高压氧(HBO)疗法共收治219例,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会阴侧切口皮内缝合100例疗效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在分娩领域里,经阴道分娩的产程中,有半数的产妇需要会阴侧切术,以缩短产程,营救胎儿为目的。那么,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愈合情况就尤为重要,日趋引起产科医生的重视。我院从2002.6~2003.7月,对住院分娩的100名产妇的会阴侧切口行皮内缝合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妇人癥积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妇科盆腔包块、子宫肌瘤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癥积”范畴。近年来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影响该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调本院自1998~2002年采用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的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56例,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的活动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56例患者中随访10月~3年,本组中优32例,良15例,可5例,差4例;49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4例疗效差者1例感染,1例延迟愈合,2例关节僵直。结论: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手术创伤小、符合胫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结构,该手术是治疗近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再次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观察同一患者再次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方法: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的早孕妇女60例,均为第一次药物完全流产后半年至一年,两次服药前情况、服药方法及药物流产后观察内容基本相同。结果:再次药物流产后,52例胎囊在服药后6~8h排出,6例胎囊在3d后排出,2例3d后B超提示胎囊滞留宫腔内,行清宫术。完全流产率96.7%(58/60)。结论:药物流产对同一患者可再次使用,但完全流产率随孕次增加有下降趋势。肺癌肉瘤1例报告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患者女性,69岁,因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于2003.5.12日入院。CT显示:右下肺叶背段可见大小约5cm×4cm×4cm肿块,CT值为30.6HU,呈分叶状,边缘短毛刺征,纵隔见肿大淋巴结。纤维支气管镜示:右肺下叶背段开口粘膜外压性向心性狭窄,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余各叶开口正常。初步诊断为右下叶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58例临床观察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目的:探讨与观察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湿疹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中西医结合和患处局部外用药治疗湿疹58例,与60例一般疗法做对照,观察其疗效,分析其关系。结果:用一般疗法治疗的对照组60例患者,其疗效明显低于本观察组,且疗效不确切,时好时坏,始终未能彻底治愈。与观察组相比较,则充分显示了本观察组疗效的优越性、彻底性、确切性,而且一旦治好永不复发。结论:观察组湿疹患者疗效的确切性,中西医结合配以患处局部外用药的联合应用,体现了标本兼治,是观察组疗效高且确切的根本原因。谈儿童铅中毒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铅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极大,铅中毒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医学问题。急性铅中毒可引起人体的生化和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出现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急性铅中毒脑病,出现四肢麻木或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慢性铅中毒可引起身体、智力发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体育课堂,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内经》五郁证治浅析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者,何也?病机是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可见,古人告诉我们,求本的方法是:细心掌握疾病发生演化的机要。无论内伤、外感,病变的关键多是人身之气血运行不得其常,即“血气郁结”。所以,治疗疾病就是采取一中药狼毒抗癌作用研究概况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狼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于不常用中药材。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主流商品的狼毒为瑞香狼毒或狼毒大戟和月腺大戟的根。其味辛,性平,有毒。人肺、肝、脾经。有逐水祛痰,散结杀虫的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咳喘,瘰疬,痰核,疥癣,灭蝇蛆。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不同品种、产地的狼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维甲酸耐药机制及其逆转 免费阅读 下载全文 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为诱导分化剂可使大多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取得完全缓解,但是几乎普遍发生的维甲酸耐药,使APL患者完全缓解后短期内复发,并失去对维甲酸的反应性,严重影响其疗效。对于ATRA耐药机制的解释,认为系统的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ATRA代谢增强,使得ATRA水平难以维持。现就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维甲酸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委
主办单位:张家口医学院
地 址:河北省张家口市长清路14号
邮政编码:075000
电 话:0313-8041643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8796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189/r
单 价:4.00
定 价:24.00